產能過剩:如何打破“越淘汰越過?!惫秩??
核心提示: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再次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熱點。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產能置換辦法,直指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業,旨在通過等量或減量置換控制過剩行業產能總量。這被認為是解決這些行業多年來產能過剩頑疾的新辦法。
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再次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熱點。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產能置換辦法,直指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業,旨在通過等量或減量置換控制過剩行業產能總量。這被認為是解決這些行業多年來產能過剩頑疾的新辦法。
當前,我國部分行業供過于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產能利用率均在75%以下,明顯低于正常水平。
即便如此,近年來這些行業產能盲目擴張勢頭依然強勁,新增產能速度遠大于淘汰產能速度,直接加劇了產能過剩矛盾。
以鋼鐵行業為例,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2年全國新投產煉鋼產能約1.25億噸。而同期淘汰煉鋼產能約3700萬噸,新增產能近9000萬噸。為了達到節能減排的要求,企業往往在淘汰落后產能之后需要上馬更大規模的新項目,造成產能“越淘汰越過?!?。
產能盲目擴張,不僅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還導致能源、資源消耗大幅增加,污染物排放增長過快,引發不少地區霧霾頻發等環境問題。
事實上,在2010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中,就已提出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但由于沒有明確要求和可操作的路徑,各地在執行中標準不一,程序不夠規范,甚至存在多次置換的問題,沒有達到控制產能總量、遏制盲目擴張的目的。
根據工信部日前發布的《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將對鋼鐵(煉鋼、煉鐵)、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行業項目建設實行產能置換,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
對于這種行政手段,政府自然下了不少力氣,但是究竟能夠起到多大作用,還很難預測。
因為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各地政府出于GDP和當地就業的考慮,往往會優先保護一些大型企業的利益,不管其虧損與否。有專家認為,政府限制產能通常以生產規模、技術指標為標準,這就造成了一些企業因為規模小而被淘汰出局,一些真正有活力的企業遭到排擠,而一些投資較大、成本較高,效率并不一定很高的企業從中得利。
在河北一些地市,一些地方的煉鋼和采礦企業雖然經營困難,但因為其規模大,就業人數多,GDP貢獻大,被當地政府指定為“必?!逼髽I,在政策、資源等方面優先傾斜。企業負責人也很苦惱,即便想降低產能,但也不敢得罪當地政府。
其實,中國的產能過剩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是經濟管理體制形成的一大頑癥,其背后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夠徹底在作怪。長期以來,政府堅持計劃經濟思維,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來配置資源審批資金和項目。這樣就抵觸和淡化了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作用,與市場機制背道而馳,這是體制上的頑癥導致的。由于政府官員拍腦袋來決策,許多違背市場法則、背離實際情況造成的重復建設和產能浪費長久不絕。所以產能過剩要在體制上找原因,在政府改變職能上下工夫,才能標本兼治。
另外我國壟斷產業過多也是產能過剩的又一個誘因。企業壟斷是政府壟斷權力、資源帶來的,壟斷不除產能過剩就難以根治。因此,應該進一步利用市場的手段解決產能過剩,讓不適合市場生存的企業自動消亡。唯有如此才能推動產業升級和進步。
歸根結底,解決“越淘汰越過?!钡念B疾,要依靠政府和市場雙管齊下共同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