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未來中國經濟這三大機遇一定要抓住
日前,在泰康資產高峰論壇上,經濟學家李稻葵發(fā)表了《未來中國十年經濟大格局》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整理:
今天,我想講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發(fā)展特點、面臨的三個重要風險和企業(yè)界面臨的三個重要發(fā)展機遇。
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三個發(fā)展特點,中國經濟未來十年有什么樣重要的發(fā)展特點呢?
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來十年增長的格局是前低后高,這是第一個判斷。
為什么說前低后高?這個判斷的基礎是,我認為今天中國經濟運行的速度是低于經濟增長潛力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實際速度低于設計速度,這個判斷非常重要。為什么這么說呢?我有三個根據(jù)或原因。
第一個根據(jù)是國際環(huán)境。全球經濟只有英國和美國的增長達到了它的增長潛力,美國是2.5%,英國2.0%;其他國家都是低于設計時速的,幾乎沒有例外,比如說歐洲1.7%,日本0.7%;而新興市場國家除了印度和中國之外,大半的國家舉步維艱,俄羅斯是 -3%,巴西是-3%,南非也是-3%,還伴隨著高通脹。這是我判斷的第一個根據(jù)。
第二個原因是債務。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處理歷史上遺留下的一些難題,比如說我們目前的企業(yè)債務不僅 達到了國內歷史最高水平,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高的,企業(yè)負債率和負債總規(guī)模占GDP的150%,在全球各個國家中名列前茅。雖然這并不等于說我們會進入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但這個問題必須解決,這就需要短期內降低增長速度。
第三個基本原因是增長點。為什么說中國的經濟增速低于潛力,因為現(xiàn)在還沒有完全打造出新的增長點。城鎮(zhèn)化剛剛破題,還不知道怎樣才能進入到快速軌道。
這一系列原因,讓我判斷中國經濟目前是低于增長潛力在運行。既然如此,未來一定會逐步回到增長潛力甚至更高一點。因此,我個人對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判斷是前低后高。中國經濟還能怎么高呢?我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應該不止目前的6.7%。
根據(jù)我們研究的最基本結論,在一個經濟體已經達到市場經濟起飛的前提下,判斷它的增長潛力和增長速度,增長潛力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是這個經濟體和世界上最發(fā)達經濟體的差距,也就是人均GDP的差距。中國目前的人均GDP不到八千美元,按照購買力評價是美國人的五分之一,這意味著我們有大量的企業(yè)在學習,比如說保險業(yè)到資產管理,從商業(yè)模式到運營模式、管理模式到技術的引進,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趕超空間。我們?yōu)槭裁凑f中國經濟仍然有很好的增長潛力,這就是最根本的根據(jù)。
中國經濟是大國經濟,趕超起來非常慢,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不要忘記,正因為是大國經濟,所以我們內部市場的潛力還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比如說安徽省緊鄰江蘇,可是安徽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是江蘇省的一半,江蘇省人均收入水平是全國最高的,但安徽省是全國倒數(shù)第六,和江西、廣西排在一塊兒。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大國經濟內部市場的潛力非常巨大,如果好好挖掘這些潛力,就能夠把大國增長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只要通過艱苦的努力,改革調整到位,我們的增長速度在未來十年后半部分應該還能夠上來一點。
第二個判斷是,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結構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理由如下:
第一個理由是,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已經非常高,遠超過我們的鄰國越南等國家。過去七八年,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勞動力工資增長遠高于名義GDP,勞動成本的變化將引發(fā)一系列的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二個理由是,今天的百姓需求也在改變,已經超越了基本的溫飽。大概在五六年前,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了美國,而今天奔馳、寶馬、凱迪拉克也都如此。這表示在中國市場上,中高端購買力人群的數(shù)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凱迪拉克甚至有60%的市場在中國。中國內地有相當大的消費群體,他們的要求很高,要求高質量的產品,其中有一部分人在滿足溫飽以后還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務、保險服務,這就是需求的改變。
勞動力成本的改變和需求的改變會引發(fā)一系列的改變,我稱之為“靜悄悄的革命”。
比如,這兩年金融業(yè)的發(fā)展遠遠超過我們的實體經濟,有人講是泡沫,我不同意。金融業(yè)的確給百姓生活帶來了變化,包括保險業(yè)。去年金融業(yè)的附加值已經占GDP的大約10%,在9.6%左右,去年金融業(yè)的附加值的增長速度是15.9%,這還是在下半年股市出現(xiàn)巨幅波動的前提下,否則增幅會更高。如果沒有金融界的貢獻,去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僅僅是6.2%。
再舉兩個例子,由于成本的變化,我們的產業(yè)也發(fā)生了變化。
過去大城市周圍可以容忍煉鋼煉鐵,因為那時候窮,老百姓生活水平低,對空氣質量要求比較低。而現(xiàn)在,每天出門前不僅看溫度還看PM2.5,大家不能容忍大城市周邊再搞重化工業(yè)。
過去在內地挖礦、煉鋼、煉鐵,現(xiàn)在轉變成買鐵、買煤,在沿海進行重工業(yè)、化工業(yè),根本原因是勞動力成本提高了,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買煤比自己挖煤合適,與在鞍山挖的鐵礦石相比,從國外運來的鐵礦石又便宜又好,還發(fā)現(xiàn)在沿海一帶用從德國進口的最好的煉鋼機器產生的污染比我們內部交通的揚塵還低。
這就是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的經濟結構的變化,我稱之為“靜悄悄的革命”。越來越多農民工和農村沒關系了,工資上去了,那生產結構必須改變,工廠必須重新布局,這就是結構帶來的重大改變。
第三個判斷是,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大格局的變化是增長動力的轉換。
過去二三十年的發(fā)展中,頭十年是靠耐用消費品帶來了投資企業(yè)生產能力擴張的熱潮,如電冰箱和彩電等;第二輪是靠住房和汽車。在未來十年,住房和汽車也還會是一個增長點,但是它的重任和作用遠遠低于過去十年。
未來十年還是要回到根本之根本,我認為是兩條:第一,需求在變、生產成本在變,一定會讓越來越多的百姓要進城生活,這是老百姓自發(fā)地改善個人生活的動力;第二,農民工和農民已經沒有關系了,大家都進城了,那么就必須改變生產結構,這就是兩個最基本的增長動力的改變。
\具體說來,中國經濟未來十年將會有三個新增長點:
第一個是消費。從2007年起,消費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每年上升1%,官方統(tǒng)計是38%。但通過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消費占GDP的46%,而且每年上升,到2020年消費一定能夠占據(jù)GDP的半壁江山。現(xiàn)在所有和生產相關的產業(yè),你看水泥、鋼鐵、煉油,都不太樂觀;但和居民消費相關的行業(yè),一般利益都會增多,比如旅游、餐飲、酒店、養(yǎng)老、醫(yī)療都還有增長空間,這是第一個新增長點。
第二個是產業(yè)的升級改造。過去是在內地煉鋼鐵,現(xiàn)在都在沿海;過去是到內地挖煤,以后都是進口煤。假如每年改造一個億的鋼鐵生產能力,就能拉動約11.8%的GDP。短期內,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是消滅過剩產能,把鋼鐵價格抬上來,政府加強環(huán)保要求,就自然有人到沿海投資。
第三個是城鎮(zhèn)化帶來的基礎建設投資。我有一個觀察,我們的大部分百姓家里條件不錯了,住房面積也不小了,私家車也挺好了,但是出門環(huán)境臟兮兮的,空氣質量也不好,這說明公共設施建設還比較差,還有優(yōu)化的空間。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三個機遇
最后,對企業(yè)而言有什么機遇呢?三個機遇。
第一個機遇是,在結構調整中,一定要抓機會。
在這一點上馬云是對的,不過馬云現(xiàn)在干的活兒,一半是經濟專家該干的。馬云的意思我理解就是:不管經濟好壞,經濟結構在變化,變化過程中企業(yè)家就有機遇,比如剛才說的金融服務。通過經濟攻堅,我們老百姓至少有3億多人跨入了中高收入階層,這3億多人口關心的問題是自己的資產能不能保值、增值,退休養(yǎng)老以后有沒有保證。所以第一個是結構變化中抓機遇。
第二個機遇是,在技術變遷的過程中,一定要抓機遇。
現(xiàn)在我們趕上了新一輪技術變遷,自動駕駛恐怕還得十年,我們現(xiàn)在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互聯(lián)網。我講一個例子,比如保險公司,可以搞一個 APP,給大客戶們提供所需的服務和信息,比如保險、遺產或者養(yǎng)老地產等等。用互聯(lián)網技術能夠大大提高溝通的效率,減少很多勞動力的成本。互聯(lián)網技術已經到了這個程度,這一輪中國經濟必須抓住當前新的技術革命(主要是信息革命)的機遇。
第三個機遇是國際化。
金融有風險,資本賬戶不可能完全放開,但是一定要知道那是宏觀層面來說的,微觀層面上講,我們的資產就是應該布局到全球各地去。道理很簡單,我們未來的消費,我們未來的生活,大量是來自于國際其他經濟體提供的產品。我們的煤、鐵礦石、高端消費品等來自于德國,高科技產品研發(fā)來自于美國,這些國家的很多企業(yè)是被我們的消費拉動的。
怎樣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呢?我經常給大家講一個道理,你買第一輛寶馬車之前,先去買寶馬的股票,寶馬股票平均升值200%,原來是80塊錢,現(xiàn)在都超過 100塊錢了,怎么來的?不都是中國人拉起來的。蘋果股票也是一樣的,蘋果世界第一大市值,不都是中國人搞起來的,我們又給它生產又給它升值,所以不買寶馬股票、不買蘋果股票也虧。資產必須配置到全世界各地,才能達到肥水不落外人田,同時也對沖我們的風險。國際化這門功課,我們未來一定要做好。
我給大家講一個體會,很多國家對受中國經濟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自己,比如拉丁美洲、非洲、中亞地區(qū)。此時此刻,哈薩克斯坦正在搞一個阿斯卡拉論壇,本來我是要去的,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沒去,請了我很多年了,我不太重視他們,他們卻對我依賴很多,為什么?因為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對外投資者,而且這個地位還在往上升。美國人、歐洲人抱怨我們在非洲、在拉丁美洲有很多影響,其實說白了是他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沒那個投資鏈。反過來看,這也說明我們國際化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未來十年應該是充滿了期待的十年,也是充滿挑戰(zhàn)的十年。作為企業(yè)家,作為我們大客戶,建議大家不斷地把握時代的變化。要感恩時代、認識時代,還要在時代變化過程中抓住機遇,讓我們的事業(yè)再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