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5大經濟區建設規化 增加多條出川鐵路通道
四川省政府近日印發的五大經濟區發展規劃,強調圍繞區情特點和發展潛力,提出戰略指引五大經濟區
“十三五”經濟增速和總量目標
成都平原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2.68萬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19126億元)
川南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5%左右2020年經濟總量75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5221億元)
川東北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69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4979億元)
攀西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以上2020年經濟總量310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2240億元)
川西北生態經濟區
GDP年均增長7%左右2020年經濟總量670億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478億元)
川西北生態經濟區
建設高原生態安全屏障
開建綿陽至九寨溝高速路
生態環境脆弱,卻擁有聞名世界的九寨溝、美麗的納木錯的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將如何發展?
根據規劃,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草場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森林和草地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森林覆蓋率和牧區草原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33%和85%,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70%。
在產業方面,以旅游、清潔能源和生態農牧業為支柱的生態產業加快發展,基本形成以生態經濟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體系。
交通方面,將建成汶川至馬爾康、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綿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康定段、川藏鐵路康定至林芝段和成都至西寧鐵路。同時,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將大力發展航空運輸,建成甘孜機場,加快推進與周邊旅游機場互通。積極推動通用航空發展。
攀西經濟區
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
打造陽光康養旅游度假勝地
擁有豐富礦產資源的攀西經濟區,“十三五”期間將以釩鈦、稀土等戰略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突破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發展精深加工和終端應用產品,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國家重要的鐵礦石資源保障基地、國家重要的稀土研發制造基地。
陽光花城、康養勝地。攀西經濟區將運用“互聯網+康養”新模式,以攀枝花、西昌為核心,西攀高速為軸線,打造攀西陽光康養產業帶,著力創建國家級陽光康養產業試驗區,打造全國知名陽光康養旅游度假勝地。
同時該區域將以此為基礎,發展生態旅游業,形成四大主要旅游線路:陽光康養旅游帶,成都—西昌—攀枝花陽光康養旅游帶。大香格里拉環線,迪慶—麗江—大理—攀枝花—西昌—成都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民族風情觀光走廊,成都—西昌—攀枝花—昆明民族風情觀光旅游走廊。東南亞旅行大通道,成都—攀枝花—昆明—東南亞“南絲綢之路”東南亞旅行大通道。
建設四川南向門戶
有望建設宜賓至西昌鐵路
四川南向門戶,將進一步暢通。根據規劃,攀西經濟區將加強通過廣西北部灣、云南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區域的合作;加快推進沿金沙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連接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開放通道,改善對外開放區位條件。
交通網將進一步完善。在鐵路方面,攀西經濟區將構筑“一縱二橫”的鐵路網。“一縱”為成昆鐵路,“二橫”為宜賓至西昌鐵路、大理(麗江)至攀枝花至昭通至遵義鐵路。加快建設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適時啟動宜賓至西昌鐵路的規劃研究,適時啟動昭通經攀枝花至大理鐵路。
公路方面,加快G7611線西昌至香格里拉段、西昌繞城、永郎至會理、攀枝花至鹽源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重點推進攀枝花至大理等高速公路建設。在航運方面,將加快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航運資源開發,形成約788公里的深水航道。
成都平原經濟區
到2020年經濟總量超 2.68 萬億
形成“一圈兩帶兩區”發展格局
成都平原經濟區有多大?具體來說,它包括成都、德陽、綿陽、樂山、眉山、資陽、遂寧、雅安8個市、65個縣(市、區),幅員面積8.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3700萬人,經濟總量19126億元,占據全省的半壁江山。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成都平原經濟區經濟總量將達到2.68萬億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2萬元,西部地區核心增長極地位進一步凸顯。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加快與德資眉等同城化進程
未來五年,成都平原經濟區發展重頭戲在哪里?
根據規劃,成都平原經濟區定位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先導區、現代高端產業的集聚區、西部內陸開放的前沿區、區域協同發展的樣板區以及全面小康社會的先行區。具體在發展規劃上,未來的成都平原經濟區,將形成“一圈兩帶兩區”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圈即成都大都市圈。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加快與德陽、資陽、眉山等周邊城市同城化進程,打造帶動全省、輻射西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兩帶”即成渝發展帶和成德綿樂發展帶,借助已有的鐵路、公路等交通樞紐,打造兩大經濟發展帶。
“兩區”即天府新區和國際臨空經濟區。未來將把天府新區打造為國家級國際化現代新區。通過積極培育以臨空制造業、航空服務業、高端示范農業等為重點的臨空經濟,將國際臨空經濟區打造成四川省新興增長極。
成都72小時過境免簽
有望擴大到德陽綿陽等地
開放的世界,需要開放的發展。成都平原經濟區將不斷構建對外開放通道和平臺,從全球發展中分得一杯羹。
未來,成都平原經濟區將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構建國際交通物流大通道,積極融入孟中印緬、中巴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
依托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積極擴展國際國內航線網絡,增加至北美、歐洲、澳洲航線,拓展洲際10小時航程圈和亞洲5小時航程圈,增強對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地區航線輻射能力。
依托樞紐機場、重要鐵路公路站點和快件中心,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開放口岸,構建內陸口岸經濟體系。目前,成都已實現72小時過境免簽,未來這一便利有望擴大到德陽、綿陽等更多城市。
以軌道交通為主骨架
相鄰中心城市1小時通達
目前,以成都為中心的鐵路大通道和高速公路網正加快完善。
成綿樂城際鐵路、成渝客專建成運營后,目前可實現8小時通江達海。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4200萬人次,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工建設,從成都出發可直達全球。
區域協同發展,交通必須先行。根據規劃,未來,成都平原經濟區將優先發展城際軌道交通,建設綿遂內鐵路、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等城際快速通道,構建以軌道交通為主骨架、相鄰中心城市間1小時通達的城際綜合運輸網絡。
區域協同發展,還將釋放民生福利。未來,在成都平原經濟區將規劃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成都市優質醫療資源向周邊城市輻射,鼓勵優質醫院到各地建立分院或合作辦院。在基本醫療異地就醫結算方面,率先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互認和就醫醫療費用聯網結算。
川東北經濟區
地區生產總值超6900億
打造連接成都的旅游環線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川東北經濟區整體實力將持續提高,經濟增速保持7%以上,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900億元以上。
在產業方面,川東北要加快壯大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而生態文化旅游業,將是重點發展對象。
根據規劃,川東北將打造成都—廣元漢中—巴中(萬源)—達州—廣安—南充—成都旅游大環線,大巴山地鄉村精品游線、大巴山水生態精品游線、三國文化精品游線、紅色文化精品游線、菖溪河鄉村生態旅游—觀光農業精品游線、嘉陵江文化精品游線、古城鎮主題游線等區域旅游精品線。
增加多條出川鐵路新通道
論證廣安南充達州城市軌交項目
未來,四川與華中、華東、西北、華北的互聯互通將更加緊密。
在川東北經濟區內,將加快川渝、川陜、川甘之間的快速通道建設,打造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歐亞大陸橋的陸上通道。
鐵路方面,將增加多條出川鐵路新通道。西成客專加快建成,規劃建設漢中經巴中至南充鐵路、蓉京高鐵成都經南充至達州段,規劃研究包頭至海口高鐵西安至重慶段等出川鐵路新通道,構建高效便捷、有機銜接的多層次鐵路運輸網絡。
廣安、南充、達州的市民將來或可乘坐洋氣的城市軌道交通,此次規劃中指出,將加快開展廣安、南充、達州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論證。
加快巴中恩陽機場建設,開工建設閬中機場,遷建達州機場,改擴建廣元、南充機場,規劃建設廣安機場和一批通用機場。
川南經濟區
融入亞太對接孟中印緬
構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
五大經濟區里,作為2015年GDP增速最快、GDP總量第二的川南經濟區,構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是其未來五年的重要任務之一。
規劃提出,東向,以長江、岷江、沱江航道升級和綜合開發工程,瀘州至榮昌高速公路等建設為重點,提升通江達海能力,構筑融入亞太經濟圈出海大通道;南向,以蓉昆高鐵、渝昆高鐵、隆黃鐵路、敘威、宜彝和宜威高速公路建設為重點,對接滇中經濟區和黔北地區,加速融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西向,以沿江高速公路建設為重點,構筑連接攀西—六盤水資源富集區的戰略資源開發大通道;北向,以成貴鐵路、綿遂內自宜鐵路、宜賓到井研高速公路建設,打通川南—成都—西安—環渤海地區和川南—成都—蘭州的運輸走廊為重點,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強化瀘州港、宜賓港樞紐地位,將川南經濟區打造成長江上游重要的物流樞紐和物流集散地。完成瀘州、宜賓機場遷建工程及自貢鳳鳴通用機場建設。
此外,推進川南城際鐵路建設,形成以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和城市間高等級公路為骨架的城際快速路網。
加快四大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探索建川渝合作示范區
自貢、瀘州、內江宜賓將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以長江黃金水道和主要陸路交通通道為樞紐,以節點城鎮為依托,以產業園區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為載體,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和開放型臨港經濟。
川南經濟區將利用川渝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造成渝經濟區新興增長極。推進優勢產業關聯、成鏈、集群發展,探索建立川南產業園、川渝合作示范區。繼續培育壯大自貢高新區瀘州高新區、宜賓臨港經開區、內江經開區等國家級開發區,推動省級開發區擴區升級。打造川南四市黃金環線和“川南1小時旅游經濟圈”。加強與重慶、云南、貴州的旅游合作,構筑以四川為腹地的南向國際旅游經濟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