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去產能進程加速
當前,我國水泥行業仍然面臨著產能過剩問題。一方面,行業要堅持通過錯峰生產、停窯限產等方式化解產能增加效益;另一方面,也要逐步探索如何以市場化手段去產能。未來,行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區域市場的集中度,并在停止新增產能、清理違規建設、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等方面出臺實施細則——
2016年,全國水泥產量略有增長,實現利潤518億元。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北方大部分水泥企業虧損狀態適當減輕,部分企業扭虧為盈,整個行業利潤才得以明顯提升;同時,南方地區增長有限。因而,今年水泥行業利潤增長仍將主要取決于北方地區能否全面扭虧為盈。
當下,水泥行業產能過剩情況仍較嚴重。為了有效化解產能過剩,水泥行業自2014年底開始推行水泥窯錯峰生產,到去年已變成一項產業政策,國辦發(2016)34號文件明確規定,要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錯峰生產。
“除了推行錯峰生產以外,根據季節和市場需求,整個水泥行業的大企業和行業協會還通過行業自律、經常性停窯來實現供給端產量的控制。”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雖然新建產能在今年基本停止,但水泥行業在去產能上至今沒有任何行動,政策尚未落實”。
探索市場化手段去產能
孔祥忠表示,2017年面對產能嚴重過剩以及區域市場集中度偏低的現狀,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探索以市場化手段去產能,同時繼續通過錯峰生產、停窯限產來增加企業效益。
作為水泥行業“十三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內容,通過去產能緩解產能嚴重過剩是水泥行業實現產能利用率達80%這一目標的最有效途徑。“類比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的效果,如果‘文件’得以全面貫徹落實,水泥行業實施去產能,將進一步提升水泥行業效益。此外,在去產能過程中,還將促進市場整合、企業重組等,這對于水泥市場未來整體運行將產生積極影響。”孔祥忠說。
有關專家認為,水泥行業去產能與上一輪淘汰落后產能是兩個概念。政府可以通過產業政策強制淘汰落后產能,并給予補償。但這一輪去產能需要多方面因素促成,其中包括價格競爭淘汰、強制性法規淘汰以及市場化經濟補償等。對此,孔祥忠表示,強制性的法規淘汰能否實現,要看政府的執法力度。
“對于市場化的經濟補償,‘文件’已經給出了設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用于獎補退出的過剩產能政策,今年各地要認真貫徹,這樣去產能才能落到實處。”孔祥忠介紹,中國水泥協會為此提出組建省區級水泥投資管理公司的創新試點方案,“以水泥投資管理公司為載體,承接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的運作,以省區為單位分別落實‘十三五’去產能總量任務,并在投資管理公司平臺上進行市場整合,優化產能布局和提高區域市場集中度。”孔祥忠說。
區域市場集中度待提高
此外,水泥行業在“十三五”期間的第二個目標是銷售利潤率達到8%。“只有銷售利潤率達到8%,才能與80%的產能利用率相匹配。除了2011年水泥行業銷售利潤率達到11%以上,這幾年都處于較低水平。上升空間需要全行業努力挖掘。”孔祥忠說。
目前,區域市場集中度偏低是阻礙水泥行業發展的障礙之一。“由于水泥不適合長距離陸路運輸,除了熟料能夠通過長途水運之外,一般水泥廠銷售半徑主要在200公里以內的區域市場。因此,全國的產業集中度高低,并不能夠代表區域銷售市場的好壞,區域市場集中度高低才能真正反映水泥企業經濟效益。”孔祥忠說,目前市場上仍存在一部分低價傾銷的企業,“國內還沒有實現在一個省區內,兩家大企業市場集中度能達到70%以上,可見水泥行業區域市場集中度亟待提高”。
孔祥忠強調,“文件”對水泥行業“十三五”末要完成的目標任務有明確要求,全行業在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方面,除了推行錯峰生產有一定成效外,在停止新增產能、清理違規建設、設立專項資金獎補退出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等方面,各地主管部門至今很少出臺實施細則。
2017年是“十三五”第二年,如果在去產能方面還沒有行動,整個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任務就無法完成。中國水泥協會提出的行業結構調整創新試點方案已與部分省的水泥協會和大企業領導作了溝通,希望試點方案能夠被地方政府接受,盡快探索去產能的市場化途徑。
行業整合有利限產控價
在政府和行業協會推動下,水泥行業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錯峰生產成效顯著,水泥價格逐步回升。水泥企業的銷售利潤率提升,業績隨之改善。據統計,目前在A股市場上已發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的水泥上市企業中,大部分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利潤增長幅度較大。
有關專家認為,近期水泥行業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突出,除了得益于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受到行業內兼并重組事件頻發的影響。去年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合并,涉及8家大的水泥公司,對于提高行業集中度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2月27日,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發布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中國中材股份有限公司通知,中國建筑材料集團與中國中材集團重組獲得商務部反壟斷局批復。此外,在京津冀地區金隅集團和冀東水泥的整合,使得金隅冀東水泥一躍成為中國第三大規模的水泥企業。去年下半年,華北地區一改過去低價傾銷的市場狀況,水泥價格開始穩步回升。到了去年年末,連年虧損的冀東水泥開始扭虧為盈。
“今年,水泥大企業集團,尤其是水泥上市公司成為市場整合的主導者。對于水泥市場的整合,不僅是傳統的資本收購,今后還會更多地通過委托經營、相互參股、交叉持股等方式。”孔祥忠表示,近期部分大公司之間將相互簽訂市場整合協議,“這有利于市場劃分和布局合理化,也會促進區域市場集中度提升,更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結構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行業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