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業去產能遲遲沒動靜?其實并不是這樣
近日,中國水泥協會高層直言,水泥行業在去產能上至今沒有任何行動,各地主管部門甚少出臺實施細則。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與煤炭鋼鐵行業不同,水泥產能控制一直依靠市場化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市場化可自動淘汰過剩產能。此外,水泥供不應求的現實格局以及開工旺季的到來,都會支撐水泥價格的不斷走高。
水泥行業沒有落后產能
供給側改革推行后,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力度較大,并在去年連番推高黑色系商品價格。但水泥行業去產能政策尚未落實,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孔祥忠透露,雖然新建產能在今年基本停止,但水泥行業在去產能上至今沒有任何行動。他還認為只有水泥業錯峰生產有一定成效,在停止新增產能、清理違規建設、設立專項資金獎補退出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等方面,各地主管部門至今很少出臺實施細則。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水泥行業人士表示:“國家對煤炭鋼鐵業和水泥業重視程度完全不同,對水泥業支持力度不太大,水泥業也沒有落后產能,所以去產能政策遲遲未有動作。”
另一位追蹤水泥業的券商分析師透露,煤炭鋼鐵業和水泥業都屬于重資產行業,去產能政策會影響到大量人的工作,這些行業不會同時推進去產能。這位分析師還指出,水泥業的生產線大多是2009-2010年新建的,所以并沒有所謂的落后產能,這是與煤炭鋼鐵業最大的不同,因此這也是水泥去產能政策甚少推出的一大原因。據悉,現在只有新疆自治區一地明確提出了2017年500萬噸去產能目標,但該位分析師悲觀地直言:“能否落實還是另外一回事”。
錯峰生產相當于“去庫存”
據了解,錯峰生產是水泥業普遍實行的去產能政策,即在中國北方地區冬季采暖期內,水泥企業實行全面停窯,在春季采暖結束后再開窯生產的運行機制。一位不愿具名的水泥上市公司管理者表示:“水泥業沒有落后產能,這兩年的錯峰生產已經執行完畢了,足以達到去產能的目的。”水泥價格上漲也反應了錯峰生產的效果,國聯證券研報指出,水泥價格的上漲源自于一季度錯峰生產引起的熟料庫存緊缺,隨著天氣轉暖引起的下游需求回暖,量價齊升有望推動水泥業績繼續增長。
業內人士透露,水泥主要用于基建、房地產和農村需求,生產企業一般只有20天的庫存量,屬于不可庫存商品,水泥業的錯峰生產就相當于鋼鐵煤炭業的“去庫存”。
水泥行業特有的“自動”去產能
更為重要的是,水泥市場自身的諸多特性造成了去產能政策的“遲遲未見”。據了解,水泥怕水,屬于易損品,庫存期一般不超過1個月。除了熟料水泥可通過長途水運,水泥生產商的銷售半徑基本以200公里內的區域市場,這就形成水泥業特有的“以產代銷、區域定價”模式。除此之外,水泥市場集中度非常低,國內還未出現一個省區內兩家大企業市場集中度達到70%以上。
因此,水泥行業更多依靠市場化力量去產能,這與煤炭鋼鐵業依靠行政手段形成鮮明對比。“前兩年,水泥業景氣度出現下降之時,市場力量就自動淘汰了過剩產能。水泥業產能受環保和盈利因素影響明顯,現在生產線都屬于環保型的新生產線。行政命令對水泥業去產能效果不大,水泥生產很靈活,關閉生產線后隨時都可以復產,這跟關閉煤炭礦口極為不同!”一位長期追蹤水泥行業的分析師說道。
針對市場化去產能對水泥價格的影響,另一位分析師指出,房地產和基建開工旺季已經帶來,“以產定銷”的水泥自然屬于供不應求的品種,因此今年價格會一路走高。國泰君安的研報也對水泥價格十分樂觀,其中提到3 月 15 日之后北方下游需求將明顯提升,多地區迎來了水泥提價,而且3-4 月是傳統季節新開工旺季,水泥無法庫存的特征對需求的好轉最為敏感,疊加了供給側改革和環保約束常態化,水泥板塊將仍是周期品的主角。
此外,華融證券研報也提到,國內水泥市場下游需求繼續恢復,水泥和熟料庫存普遍較低,各地區企業開始主動推動水泥價格恢復上調。